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城市与环境考古遥感教育部开放实验室,2003年通过教育部评审成立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2016年、2020年再次通过教育部评估。实验室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理信息获取与分析的技术和方法、城市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模拟和调控、全球变化观测、模拟与应对等。实验室的基本任务是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吸收、聚集国内外优秀学者及研究生,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促进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培养造就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
为促进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资助国内外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附件:


2023年度开放课题
序号 | 课题名称 | 承担人 | 职称 | 承担人单位 | 课题起止时间 |
1 | 遥感影像城市树冠亚像元制图方法研究 | 何达 | 副教授 | 中山大学 | 2023-2025 |
2 | 基于三层集成学习模型的煤火区多源遥感识别方法研究 | 陈宇 | 副教授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3-2025 |
3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三维扩张及洪灾风险情景模拟 | 许晓聪 | 副教授 | 中山大学 | 2023-2025 |
4 | 互花米草入侵对盐城滨海湿地全程硝化过程影响机制研究 | 孙东耀 | 博士后 | 华东师范大学 | 2023-2025 |
2022年度开放课题
序号 | 课题名称 | 承担人 | 职称 | 承担人单位 | 课题起止时间 |
1 | 全球观测径流变化对CO2浓度升高响应的耦合模拟与定量归因研究 | 刘剑宇 | 教授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22-2024 |
2 | 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黄河上游生态系统类型遥感智能解译技术研究 | 马轩龙 | 研究员 | 兰州大学 | 2022-2024 |
3 | 强降雨事件对南四湖表层沉积物脱氮过程的影响研究 | 林贤彪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 2022-2024 |
4 | 星载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城市三维建筑形态反演方法研究 | 吴宾 | 副教授 | 中山大学 | 2022-2024 |
5 | 基于遥感和实测的典型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的水平碳交换过程研究 | 曹芳 | 副研究员 | 华东师范大学 | 2022-2024 |
2021年度开放课题
序号 | 课题名称 | 承担人 | 职称 | 承担人单位 | 课题起止时间 |
1 | 车辆轨迹大数据的多粒度表达方法与检索机制研究 | 许涛 | 讲师 | 河南大学 | 2021-2023 |
2 | 城市三维空间格局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模式研究 | 孟飞 | 教授 | 山东建筑大学 | 2021-2023 |
3 | 河口湿地氧化亚氮产生和消耗过程的同位素辨析与环境调控机制 | 高灯州 | 博士后 | 华东师范大学 | 2021-2023 |
2020年度开放课题
序号 | 课题名称 | 承担人 | 职称 | 承担人单位 | 课题起止时间 |
1 | 城市人类活动强度对氮转化过程的影响机制 | 李小飞 | 副教授 | 福建师范大学 | 2020-2022 |
2 | 长江经济带城市与土地利用系统的气候变化响应情景模拟 | 陈逸敏 | 副教授 | 中山大学 | 2020-2022 |
3 | 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过程对滨海湿地氮削减的贡献及机理研究 | 牛玉慧 | 博士后 | 华东师范大学 | 2020-2022 |
2019年度开放课题
序号 | 课题名称 | 承担人 | 职称 | 承担人单位 | 课题起止时间 |
1 | 全球气候变化格局下滨海城市环境演变与人文应对的综合研究 | Yan Liu | 副教授 |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 2019-2021 |
2018年度开放课题
序号 | 课题名称 | 承担人 | 职称 | 承担人单位 | 课题起止时间 |
1 | 基于GNSS兼容和互操作的时空大数据挖掘研究 | 杜德慧 | 副教授 | 华东师范大学 | 2018-2020 |
2 | 城市洪涝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估与优化 | 于大鹏 | 高级讲师 | 英国拉夫堡大学 | 2018-2020 |
2017年度开放课题
序号 | 课题名称 | 承担人 | 职称 | 承担人单位 | 课题起止时间 |
1 | 多源异构地理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技术研究 | 李春林 | 教授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7-2019 |
2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胁迫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分区-多尺度生态脆弱性遥感定量评估技术研究 | 郭兵 | 讲师 | 山东理工大学 | 2017-2019 |
3 | 顾及多源误差的多尺度DEM融合技术研究 | 岳林蔚 | 讲师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17-2019 |
4 | 多传感器长时序臭氧产品的重建与校正研究 | 彭晓琳 | 讲师 | 信阳师范学院 | 2017-2019 |
5 | 草原生态系统植被演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及其驱动力研究 | 沙宗尧 | 教授 | 武汉大学 | 2017-2019 |
6 |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GPS定位系统研发 | 张国胜 | 博士后 | Bedfo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 2017-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