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News and information

13级师生浙江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完美收官

2015-09-07

    8月26日至9月3日,来自13级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百余名学生在郑祥民教授、蔡永立教授、周立旻及王东启等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浙江富春江、杭州西湖、天目山等地,展开了包括地质地貌、水文、土壤及植物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
    在实习的第一天,同学们来到分水江水文站,受到了水文站站长及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首先,站长向大家介绍了水文站的建站历史、观测项目及其对于预防暴雨、洪涝灾害的积极影响。接着,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水文站内部,并展示了日常测量河流断面流速、水位的仪器及相关操作流程。最后,同学们还学会了计算河流断面流量的科学方法。

 

    接下来几天主要是针对浙江地区地质地貌水文的综合实习。为探究古河流流向,在周立旻老师的指导下,同学测量了至少100组河流阶地的砾石产状,再利用统计的方法,最终得到古河流流向。次日,全体师生乘轮渡登上新沙岛,观察江心洲中部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王东启老师细致讲解了江心洲沉积过程,之后由同学自己测量并绘制出河流沉积剖面图。接下来是对典型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在灵栖洞景区内,同学们乘小船进入第一层溶洞——灵泉洞,接着上山进入第二层溶洞——清风洞。溶洞主要是石灰岩长年经流水侵蚀而成,又由于溶洞内含碳酸钙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千奇百怪的碳酸钙沉积体,组成“地下艺术宫殿”。出清风洞向上经过石林迷宫——地表出露的石牙,属地表喀斯特地貌。之后的实习还包括以杭州市九溪十八涧为主的小流域地貌实习。


    从第五天开始,同学们辗转来到临安县境内的天目山。届时,与城乡经济与区域规划学院的师生一起,进行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实习。在土壤实习中,同学们亲手修剖面,搓泥条,分土层,绘制出土壤剖面。为了切身感受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在老师带领下,两院学生从山脚一直上到开山老殿,不少同学坚持登上了海拔高度1506米的仙人顶,并沿途观测植被变化、采集植物标本。

    9月3日晚9点,13级地理学子就浙江段地理学野外实习进行总汇报,各组积极交流直到深夜。最后由本次实习领队周立旻老师总结发言,肯定了老师们及同学们在此期间的辛勤工作,同时强调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性质及意义,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完美落下帷幕。



© 2017 华东师范大学版权所有

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邮箱:gis@geo.ecnu.edu.cn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资环楼322室

邮编:200241

电话:021-5434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