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博士生王丹赫,首先要向大家送上来自南极的问候。今天是除夕啦,我现在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在和队友们包饺子。虽然站外面是寒冷的(南极)内陆环境,但是泰山站里依然充满着节日的气氛。在此,我要向全球华东师大人送上春节的祝福,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北京时间农历大年三十晚9点08分,我们接到了第36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华东师大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9级博士生王丹赫从中国南极内陆泰山站打来的铱星电话(Iridium)。电话那头,王丹赫与其他4名泰山站科考队员以及12名后勤人员一起,在站内其乐融融地过着中国年。
▲ 中国南极泰山站(资料图片)
与平日里吃的航空餐不同,今天的年夜饭有“加餐”:现包的饺子,一个热气腾腾的小火锅,现炒的干锅肥牛、红烧羊肉、三文鱼……
除夕,王丹赫照例在室外钻取冰芯、开展模拟观测试验、采集大气样品,南极科考队没有“春节假期”,科研等日常工作照常进行,但这样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着实让坚守极地科研一线的他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当被问及是否一切安好,王丹赫回答说,科研工作和生活均很顺利,随行的医护人员一路都在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每周都会体检,如遇受伤也都会及时处理。
“这里室外温度只有零下22度,因为低温和远离人群,几乎很少有细菌、病毒。我们在室外作业有各种防寒装备的保护,而且即使冻着了,也就是流鼻涕,并不会感染或产生其他症状。”王丹赫说。
●在中国南极泰山站 华东师大牵头钻取冰芯样本
这是一通等了17天的电话连线。
南极内陆没有移动通讯和网络信号覆盖,外界很难联系上科考队员,只能等待队员们通过铱星电话与国内联系。上一次王丹赫打电话回国给导师华东师大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史贵涛教授,已是半个月前了。通过史贵涛教授的联系和邀约,从1月6日南极来电之后,我们就开启了待机状态。
由于在南极每天都在忙碌的科考工作中度过,加上通讯条件的限制,打电话回国的机会不算多。
“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特别想念自己的父母、女朋友,想念老师、同学们,还有为这次南极之行付出努力的团队成员。”王丹赫述说着自己的牵挂和祝福,“我不是一个人在南极,我的身后,有一整个华东师大师生团队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据介绍,王丹赫是华东师大第一位赴中国南极内陆科考的学生,也是上海市第一位参加南极内陆泰山站科考活动的学生。
▲ 出发前地理科学学院特举行仪式 王丹赫带上了国旗校旗院旗出征南极
王丹赫在硕士期间就在中国极地中心联合培养,他具备良好的极地研究理论基础。此次赴南极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是华东师大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合作项目的一部分。
该项目围绕位于伊丽莎白公主地兰伯特冰川流域的中山站--泰山站冰盖考察断面,进行雪冰环境要素持续系统的科学观(监)测,通过获取冰盖表面变化的长时间连续观测数据,为分析断面区域气候演变、物质平衡和冰盖运动特征资料,揭示南极冰盖从边缘到内陆的气候环境变化规律、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冰芯各参数指标的气候环境指代意义等奠定基础。
据史贵涛教授介绍,他们所做的工作能为古气候记录恢复、预测全球海平面变化以及探究全球气候系统的响应耦合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一手数据支撑。
▲ 王丹赫在南极采样
王丹赫所在的是第一个在泰山站钻取浅雪芯的科研团队。驻扎泰山站后,王丹赫已对周边数公里内的地形进行了广泛勘测,并在两处实施钻探。王丹赫此行的主要任务,一是在泰山站至中山站600公里断面采集雪冰、冰芯、大气样品,用于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二是在中山站采集各类环境样品,用于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三是在“雪龙号”航渡过程中采集大气环境样品,主要用于探究大气化学组分的长距离传输过程。
经过3个月的努力,目前项目进展非常顺利,已采集表层雪样品、雪坑样品、气溶胶样品、浅雪芯样品等共计近260件。
就在除夕前一天,他成功钻取了一支18.9米的浅雪芯。泰山站作为我国新建设完成的南极内陆科考站,此次冰芯钻取将为泰山站区域雪冰积累率和气候环境重建提供第一手资料。
“看着带去的18个采样箱、450个采样瓶、40个冰芯箱慢慢地被装满,特别有成就感。”王丹赫说。
●让国旗校旗在中国南极泰山站升起!
在海冰卸货任务中,王丹赫冲在队伍最前面,负责海冰勘探工作。从第一次停船在只有0.6米厚的海冰上,到距离中山站仅10公里、海冰厚度1.2米的卸货点,王丹赫与队员们在未知冰情的情况下,冒着跌入冰面裂隙的危险,担当起开路先锋的角色。
▲ 王丹赫随队在雪龙号上
▲ 登陆时刻,王丹赫让校旗在南极飘扬
安全登陆后,王丹赫又加入了全队连续6天24小时争分夺秒的物资转运工作,他所在的夜班组负责晚上12点到中午12点的集装箱吊运、物资搬运、直升机吊运等工作。全队成员齐心协力,在极寒、干燥、强风、强噪音、强紫外线环境下,将科考设备,机械车辆、水泥、石子、钢材等建筑材料,食品等生活用品共1450吨物资全部安全送达中山站,以最短的时间顺利建起第36次南极科考的“生命线”。
“在驶向南极大陆边缘的途中,我就听前辈们说,海冰卸货在历次南极科考过程中都至关重要且极挑战性。当我实际参与这项工作之后,才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和危险,”初到南极时的情形让王丹赫刻骨铭心,“我的心态由好奇、向往,转变为一种使命感,一定要把任务完成好,不给团队‘掉链子’。”
2019年12月10日上午10点,科考队驱车从出发基地向南极内陆500公里以内的中国南极泰山站进发。王丹赫坐在头车上,负责路线导航,他仔细观察着沿途南极地形的变化。
“当我看到了地吹雪、地形剧烈的隆起和凹陷的时候,才深刻地感受到,这里和我之前所熟悉的地球是那么不一样,和我之前读到的论文里的南极那么不一样。虽然这里白茫茫一片,但是这片雪原上蕴含了太多复杂而精彩,等着我们去探索的科学谜题,比如极端环境过程、冰盖运动及机理、冰-大气的界面相互作用等。”这是他身处南极内陆才有的豁然开朗。
▲ 南极泰山站
王丹赫清楚记得抵达泰山站时激动人心的时刻,“那天下午6点,在距离泰山站2公里的地方,我远远地就看到了一个小点,它就像一个灯笼一样,红红的,在远处竖立着。眼泪夺眶而出,我们终于到家了!”经历了5天没有洗漱、吃不好睡不好、颠簸剧烈的旅途,他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歇脚,而是把国旗升起来。
“泰山站是祖国为我们建的家,是空旷冰原上抵御风雪的守护神!”王丹赫说,当他将五星红旗升起在泰山站上空,此行的信念更加坚定了,“一定要把科研工作做好,把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不负重托,勇担使命。”
● 导师曾打下中国南极深冰芯第一钻
在南极期间,尽管铱星电话信号不稳定且费用昂贵,他联系最多的还是导师,只要时间允许,他就会来电话,汇报科考工作进展情况,交流讨论工作心得,并接受史老师的远程指导。“好几次遇到仪器设备突发状况或科研工作中的技术问题,都是在史老师的指导下解决的。”王丹赫说。
王丹赫对导师史贵涛教授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到了南极才知道南极是什么,才知道你研究的是什么。”
▲ 王丹赫的导师史贵涛教授(符哲琦 | 摄)
作为第26次、27次南极昆仑站科考班班长,29次南极昆仑站副站长和32次南极昆仑站党支部书记,史贵涛有着丰富的南极内陆科考经验,在南极工作和生活累计时间2年多,在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均开展过科学考察活动,其中2012—2013年负责完成了中国Dome A深冰芯钻探系统安装调试,打下了中国南极深冰芯第一钻,为中国南极深冰芯科学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2015—2016年作为深冰芯现场工作负责人,创造了中国南极冰芯钻探单季进尺记录。
目前,史贵涛从事的主要是南极雪冰现代环境过程、冰芯气候记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项目近10项,发表论文著作近70篇(部)。尤其是在极地雪冰现代过程方面,他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为冰芯气候环境信息的解读奠定了基础,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
对南极冰冻圈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是阐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机制的核心工作,也是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密切关注的研究领域。在这对师生的身后是华东师大地学科研团队在资源与环境、全球与区域地理、生态、河口等领域的持续发力和强大支撑。
2009年从华东师大地理系博士毕业,2017年回到华东师大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任教,这里有史贵涛的学术初心,也有他的育人使命。他表示,回到母校工作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把自己从事极地研究、参与极地科考的丰富经验融入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中,将极地科考精神薪火相传,也希望为华东师大建设一流学科、为我国的极地科考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去年10月22日踏上“雪龙号”向南极进发到2020年4月12日返航,第36次南极科考已行至过半。谈起在南极内陆过除夕的心情,王丹赫说,总觉得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还想开展更多的观测、采集更多的样品。“我还想了解更多的南极奥秘,舍不得离开这里。”
南极将成为他生活过、奋斗过的第二故乡。“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更多的科研成绩。”华东师大人在南极的脚步不会停歇,以科学研究守护人类共同家园的初心亦将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