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日,“地理大数据与智慧城市”论坛在资环楼354会议室顺利举行。论坛由余柏蒗教授主持,杨必胜教授,黎夏教授,刘瑜教授,裴韬研究员等分别就他们的研究成果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三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活动。
余柏蒗教授主持研讨会
杨必胜教授做学术报告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杨必胜教授做“轻小型低成本无人机激光扫描系统研制与应用”学术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现有小型机载激光扫描系统,针对现有系统的不足与实际应用的需求,杨教授团队创新性提出了“视觉—低成本IMU耦合”的高精度定姿方法和“IMU—激光扫描仪—视频相机”的自标定方法,成功研制出“珞珈麒麟云(WHU Kylin Cloud-I)”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前景广泛:在电力巡检方面,可以代替人工目视巡检,无人机每次飞行20分钟左右,飞行距离约2公里,可覆盖两个高压电桩,极大地提高了巡检工作的效率;在林业资源调查方面,系统可以快速获取林业资产现状信息并可快速高效更新;在灾害监测方面,得益于系统获得的高精度点云数据,可以及时检测到山体、桥梁等的变形;此外,珞珈麒麟云也可用于高精度地图的制作。杨必胜教授指出,未来无人机系统将向“空地全息,水路一体,按需协同”的方向发展。
黎夏教授做学术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黎夏教授做了题为“深度学习在地理模拟和分析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在地理研究的相关领域,深度学习凭借其强大的信息处理和运算能力,也开始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使用。诸如地理空间大数据的信息挖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相关处理、街景数据分割等。黎夏教授以房价数据为例,借助深度学习算法对房价和城市模拟转换规则进行处理和分析,自主构建了轻量化的深度学习网络架构UMCNN,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挖掘地理信息的深度学习框架,并应用于城中村的模式识别中,得到了较高的准确率。
刘瑜教授做学术报告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刘瑜教授做了题为“大数据支持下的场所表达”学术报告。刘瑜教授首先从空间(space)和场所(place)的概念扩展地理学的意义,充分阐述了“人地关系”。结合地理大数据,构建了描述城市时空特征的定量化体系,提出了含糊场所的概念。以微博签到数据为例,通过分析微博的地理分布勾画出模糊场所的界限,例如五道口,三里屯等。同时借助NLP的技术手段对微博文本语义分析,得到当前位置的关键词词云,实现对地理实体的文本描述。最后,刘瑜教授从大数据对于地理学科的价值、对于空间分析的意义、局限性等多个角度分享了看法。
裴韬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裴韬研究员做了题为“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人口要素分析”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从地理大数据的本质展开,介绍了其类型和对应于大数据“5V”特征的“5度”时空特征;紧接着分析了地理大数据挖掘的内涵——“以地知人,以人知地”,即从社交性数据的流动交互和对地观测到的地理格局形态中,来挖掘时空模式中的人地关系。目前人口的动态估计局限在街道尺度,裴老师团队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借助神经网络重构用户轨迹,估算出每小时的小区尺度人口动态变化。随后,裴老师提出人口通量的概念,计算了北京中心城区的快餐门店门口人口通量,然后通过分析计算结果推荐最佳选址地点。综合以往研究,裴老师提出了城市精细尺度人口预测,建立城市人口疏散模型,并结合手机信令数据与路网数据进行疏散难度的计算。
参会教师合影
除了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报告内容外,参与论坛的师生就许多感兴趣的问题与嘉宾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场师生各抒己见,在交流中汲取新知、开拓思路。本次论坛聚焦地理大数据和智慧城市的多个前沿问题,展示了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大家今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