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The latest announcement

开讲了!“环境·地理”大讲堂第二讲——《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实现路径》

2020-05-19

    2020年4月30日晚7时,由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联合协办的“环境·地理”大讲堂第二讲如期举行,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以云讲座的形式带来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实现路径”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沈国锋研究员主持。

    傅伯杰院士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方法、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的一些基本工作。
    首先,傅伯杰院士从1962年《寂静的春天》和1972年《增长的极限》两本书引出了全球化带来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他介绍了1972年到2018年间政府召开的一系列有关可持续发展的会议,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第一次正式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其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接着,傅伯杰院士从自然要素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要素与社会系统、自然-社会系统互馈与耦合、可持续发展模型与决策支持系统四个方面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傅院士指出,在生态环境方面,我们对“水、土、气、生”等自然要素方面的研究都有快速的发展,定量刻画了生态系统服务为人类提供的惠益,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水土气生多要素耦合分析,生态系统研究在时空尺度上存在脱节,忽视最具可操作性的区域尺度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中未能考虑人类福祉等。在社会经济要素与社会系统方面,经过长期的努力,社会经济要素指标变得更加全面,系统动力学等研究途径得到应用,区域综合评估中能够体现自然生态系统要素。但不可否然的是,目前我们对社会经济要素的研究重现象而轻过程,社会系统依然缺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机理认识。另外,在自然-社会系统互馈与耦合的研究中,人地系统动力学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得到了认可,但我们对于这一过程的探讨仍然停留在概念框架,缺乏可操作的耦合和解耦方法,目前还未能有效地深化机理研究。
    随后,傅伯杰院士对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路径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除了对于SDGs实现过程中的驱动因素-压力-状态-影响-应对框架(DPSIR)、变革以实现SDGs的思路、SDGs的落实政策等方面的介绍以外,傅院士还以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作的工作为例,阐明了分类-统筹-协作在SDGs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讲到,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实施了自上而下的统筹安排,如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物资通道都对重要的医疗物资等战略物资进行了分配和管理。同时,中国政府为进一步控制疫情扩散,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了分类,在重灾区武汉进行了“封城”管理,在区县一级行政区进行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另外,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界物资的捐助,科研数据的共享,居民自觉的居家隔离形成了重要的社会协作,成为了控制此次疫情的基础条件。傅院士认为,能否成功抗击疫情,不仅取决于药物和医疗人员,更取决于世界上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最后,傅伯杰院士介绍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他强调,从1992年联合国环发会上中国作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庄严承诺后,中国为实现SDGs和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进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认为SDGs与高质量发展在理念上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二者的社会、经济、环境、科技等目标是融合的。此外,傅院士还介绍了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习总书记《坚持可持续发展 共创繁荣美好世界》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
    傅院士总结,人类将面临的是一个更加拥挤不堪的世界,自然环境将面临更大的破坏、更加恶化的威胁。全球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同时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学习地理、掌握地理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将使我们对于为未来世界、未来环境和未来经济发展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地理学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历史任务。

© 2017 华东师范大学版权所有

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邮箱:gis@geo.ecnu.edu.cn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资环楼322室

邮编:200241

电话:021-5434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