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The latest announcement
2020-06-26
2020年6月24日晚7时,由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院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联合协办的“环境·地理”大讲堂第六讲如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来自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朱利中院士作专家报告,朱院士以云讲座的形式带来题为《土壤有机污染物界面行为调控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本次报告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小萍研究员主持。
朱利中院士总体介绍了我国土壤污染的基本情况,指出了由于长江流域区域耕地重金属污染较重,进而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危害性和复杂性,因此我国的土壤防治任务艰巨。朱利中院士本次报告从以“我国土壤有机污染的基本特征”“有机污染物界面行为及其调控”“农用地土壤有机污染缓解阻控”“高风险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四个方面展开。
我国土壤有机污染的基本特征
朱利中院士指出,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天津及河北地区土壤有机物污染较重。PAHs污染主要集中在化石燃料燃烧较多的东北地区,OCPs污染主要集中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北部及中部地区,而PCBs污染则集中在工业、电子产品污染较为严重的东部及南部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的土壤有机物污染最为严重,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利用类型100%样品检出有机污染物,三种以上有机物复合污染样点超过90%。
有机污染物界面行为及其调控
朱利中院士指出,传统的线性分配理论不能准确预测实际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界面行为,因为土壤介质是非均一性的,关键问题就是要解决非线性界面行为的分子机制及定量预测。研究表明,土壤中的有机质是主导源,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呈显著非线性,吸附系数与土壤比表面积、黏土种类及含量无关。
农用地土壤有机污染缓解阻控
朱利中院士提出,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因为污染物的赋存形态直接影响到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朱院士将有机物的赋存形态分为水溶态、酸溶态、结合态和锁定态,因而可使用阻控技术和修复技术。阻控技术是通过使用阳-非混合表面活性剂来增强土壤吸附固定PAHs,增强其结合态的含量,降低PAHs的生物可利用性;修复技术是使用阴-非混合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强洗脱土壤结合态PAHs,提高PAHs的生物可利用性,促进微生物降解。
高风险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
朱利中院士指出,有机污染场地涉行业多、数量大、污染严重。目前,常见的修复技术包括气相抽提、热脱附以及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SER)。最后,朱利中院士还提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及风险管控有诸多问题需要去关注,包括场地污染的精准识别、污染场地的高校修复、修复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修复场地的安全利用以及异位修复土壤的处置。